导航菜单

2023年湖南工业大学“十件大事”

发布时间:2024-03-14| 来源: | 作者:| 浏览:

2023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2023年,也是湖南大业大学迎来新发展机遇的一年。这一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学校扎实开展主题教育,以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抓手,深入落实“1045”提质发展计划,全体师生齐心协力、鼓足干劲,共推学校高质量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主题教育学“深”促“实”,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开展主题教育,是推动贯彻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的有力举措,是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部署,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强大力量的重要手段,也是个人提升、学校发展的强大驱动力。在省委主题教育第17巡回指导组的指导下,校党委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体要求,抓学习、搞调研、查问题、出实招、促发展,实现了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建章立制的有机贯通,形成了“五学联动”“十个融通”等具有工大特色的创新做法。通过强化组织领导、注重以上率下,深化理论学习、推进问题整改,不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大力推广主题教育经验,把主题教育中焕发出来的政治和工作热情转化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助力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建设。湖南省委《主题教育工作简报》对我校主题教育的典型做法和成效进行了推广,湖南卫视对我校主题教育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题报道,我校主题教育的“辐射效应”得到了有力彰显。

(2)以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全面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育教学评估是教学工作的重要检验。校党委高起点谋划,高站位推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全校师生主动配合、积极行动,开展了多轮次校内自评及督查工作,查漏补缺、扎实整改,取得了突出成效。评估专家对我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认为“学校高度重视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思路清晰、准备充分、措施得力,持续改进,抓实整改,推动评建工作取得扎实成效。学校党政领导班子高度团结、勇于担当,教职员工齐心协力、共克时艰,学生热爱学校、积极向上,学校正朝着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的目标奋勇前行。”通过评估工作,全校上下在“扭转不良学风”上做出了巨大努力,也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学校教育教学面貌焕然一新,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教师上课责任心进一步增强,整体教学质量明显提升,教学管理机制也得到了进一步理顺,真正达到了“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的目的。

(3)着力打造学科“高原”与一流专业群, 全面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

学科和专业建设是高校建设和发展的龙头。一年来,学校初步构建了以对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五个一”学科集聚发展模式,形成了围绕产业链构建学科群的特色。新增1个全球ESI前1%学科,成功获批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完成湖南省世界一流培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湖南省“十四五”重点学科“设计学”两个学科的建设方案制定工作,学科和专业优势进一步厚植。在2023“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A+”等级专业数量在省属高校排名第四,其中“艺术设计”类专业排名全国同类第一。体育教育师范专业顺利通过认证,5个专业获认证申请受理。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2023年《包装自动化》等9门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加上第一批5门入选课程,我校已经获得14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总门数位列省属高校第五。学科竞赛再创新高,2023年共获得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2025项,其中榜单项目国家级407 项。“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省级以上奖励25项,其中国家级银奖1项、铜奖7项。

(4)协同创新、科技转化与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新动能新优势

科技创新不仅是高校的重要功能,更是促进高校全面创新的策源地和发动机。2023年8月15日,株洲市和我校共建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园正式开园,采取“一主体、多基地”建设模式,致力于打造我校成果转化“首站”、区域创新创业“核心孵化园”和新兴产业“策源地”,带动了学校科研工作不断上台阶。2023年获批国家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3项,科研到账经费实现过亿元目标。新增7个新型智库、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科研平台,立足区域产业需求,推动科技成果本地转化,获批了省级成果转化中心和成果转化示范基地,科技成果转化率位列省属高校第八。获得6项湖南省科学技术奖,“强军之铝-高强韧轻质铝合金弹壳”项目获湖南省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十强项目奖”。中国国际轨博览会上,我校集中展出了智能巡检机器人、机车整体真空卫生间、高速重载列车用铝基钛面制动盘、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用双向变流器等18项科技成果,创历史新高。

(5)服务“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彰显工大智慧工大担当与工大影响

高校是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校党委把服务社会作为学校发展的关键支撑。学校逐步构建起领域聚焦、对接紧密、特色鲜明的集成化服务“三高四新”、服务地方产业体系,积极参加“4+4”科创工程,醴陵陶瓷学院获批国家首批“专精特新产业学院”。积极探索服务县域经济、产业集群的新机制与新模式,我校智库提出的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推进株洲北斗产业园区建设等建议引起省委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并被采纳。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为大力推进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建设、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刘望、蒋昌波等智库专家学者推出系列高质量理论文章在《湖南日报》理论·智库版发表,产生了非常积极的社会反响。我校牵头的《红色文化资源助力大湘西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获评湖湘智库“优秀成果”。作为省人大代表,刘望书记参加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提交的“通过规划引领、政策驱动、项目扶持、载体赋能,支持株洲加快建设工业旅游示范城市”建议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

(6)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成效卓然,促进学校人才格局不断优化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人才是第一资源。学校坚持“党管人才”,持续优化人才选育。启动实施“高层次人才发展支持计划”,71人入选年度计划项目。建立“专场+常年”“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人才招聘模式,全年共引培具有博士学位专任教师84人。落实“青年教师企业实践锻炼制度”,选派一批教师深入企业开展为期三个月的教学和科研实践。加强教师系统培养和能力发展,新增3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在国家、省、市三级人才评选中喜获佳绩。其中,1人入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获评湖南省“芙蓉学者”(1人获评特聘教授,3人获评青年学者),4人获评“湖湘科技创新创业人才”,1人获评湖南省芙蓉教师名师,1人获评湖南省“湖湘英才”,2人获得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称号。教师参加教学竞赛获得国家级奖励 3 项、省级奖励 23 项,其中教学创新大赛实现国家级二等奖的新突破。

(7)顶层设计与合作办学“双发力”,推动国际化办学开创新局面

国际化是高等教育本质特征的重要体现,教育对外开放是教育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和重要推动力。2023年是我校国际化工作顶层设计年与重点突破年,学校坚持高位谋划、系统推动,出台了《湖南工业大学国际化战略行动方案(2023-2025 年)》,构建系统、整体、协同的国际化工作机制。坚持突出重点、锚定目标、合力攻坚,与英国德比大学合作项目取得实质性突破,签署了《中国湖南工业大学与英国德比大学合作建立湖南工业大学德比学院协议》。注重链接资源,全球朋友圈持续扩容,加入了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出访英、德、日、希腊、罗马尼亚5国。积极搭建学生出国(境)交流学习平台,建立了 25个出国(境)交流学习项目,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元的渠道选择,成功推送了38 名学生出国(境)学习。

(8)深化安全文明建设和资产管理改革,促进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

安全压倒一切,校园安全是学校稳健发展的压舱石,校党委在任何时候都极其重视平安校园创建工作。2023年1月,学校正式获批“湖南省文明校园”单位。一年来,学校强化交通管控,重点整治违停超速;完成“天眼”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新增监控点位1235个;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开展实验室、宿舍、食堂、门店铺、教学楼、图书馆、施工场地等消防隐患专项排查8次,完成北苑食堂区域天然气改造,消除重大安全隐患;设置法治副校长,加强与公安、交警、城管、社区等相关联动,有效提升部门互动协作效能,完成了河东校区学府路正门交通秩序整治,解决了学校周边多年存在的“脏、乱、差、难管理”的顽瘴痼疾。对河东、河西校区房屋进行了全面排查,切实消除建筑安全隐患。加强资产管理改革,全面清查公有房屋,收储闲置房产2600㎡,应收尽收门店商铺租金1000余万元。通过完善实验室与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组织全校设备资产清查,规范资产分类和经营管理,解决了诸多历史遗留问题,为和谐校园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9)以群众利益为本完成重要民生工程,提升广大师生获得感幸福感

校园基础设施改扩建、办学条件改善、重大民生工程开建,对提升师生幸福指数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校党委始终将师生利益放在第一位,敢啃硬骨头,不断加大校园环境的整治和建设力度。通过提速推进项目立项报建、组织做好设计勘察、科学编制造价预结算、大力改善校园基础设施。多方筹措资金,完成了北苑学生宿舍、学生第四食堂、科技学院食堂、多媒体教室、美好时光阅读空间、各学院学生学习空间等办学条件的新建或改造工程;完成了图书馆二期空调、崇德楼停车场、山水文园南门、校园道路、学生宿舍热水系统等基础设施的改扩建或升级提质项目,为师生学习、生活创造了更加美好、舒适的校园环境,师生获得感和幸福指数得到了显著提升。而且,通过加强招投标以及建设过程管理,保证了工程质量,节约了建设资金,同时也降低了廉政风险。

(10)高位推动多方发力,“校友回湘”深度促进政校企合作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2023年校友企业与母校的产教融合成果丰富,其中亚辉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我校联合创建了省级“高性能医疗器械与技术”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建设了“生物医药与健康”现代产业学院项目,由此也带动了中交一公局、中山中荣印刷集团等校友企业与母校的产教融合取得良好业绩。亚辉龙捐资90万元在学校设立“亚辉龙”奖教励学基金,奖励和表彰了40名德艺双馨的教师、101名品学兼优的学生。自省委推出“校友回湘”以来,校党委高站位跟进、高水平谋划,进行精准对接,以“六个一”纵深推进,引导动员更多校友回湘集智聚力、投资兴业。株洲市、湖南工业大学“校友回湘”政校企合作对接会在四川成都召开,一批合作项目落户株洲。继2023年7月子公司入驻长沙高新开发区北斗产业园·黄金园以后,亚辉龙又计划在湘潭集中开工和竣工投产161个项目。胡治国校友的广西国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先后投资近7亿元开发建设桃江国辰高新科技产业园也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些优秀的校友企业,也吸引了我校一批毕业生就业,形成了良性循环。